《段王爷的江湖》之《月缺月圆》第三章朝堂风云突变(6)
段王爷亲率大军,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,向着边境火速奔去。一路上,他望着那士气昂扬的士兵们,心中既燃起对胜利的热切渴望,又无比清醒地深知此次任务的艰难险阻。
这支军队是自己亲自训练的威武之师,大理镇南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,就是靠这样一支军队造成的。为了避免功高震主,减轻朝野上下对自己的猜忌,这些年疏于强化训练,不知道这时的军队是否还是那时的军队。
此时边境的局势,已然危急到了极点,邻国的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压境而来,气势汹汹,而那黑衣人在背后暗中作祟,更是让局面变得错综复杂、棘手万分。
一抵达边境营地,段王爷一刻都未曾耽搁,即刻展开了周密部署。他不辞辛劳,亲自细致地勘察周边地形,而后与诸位将领围坐一处,热烈商讨御敌良策。此刻的边境,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,令人喘不过气。极目远眺,远处邻国的营帐密密麻麻,连绵无尽,恰似一片浓重的黑色乌云,沉甸甸地悬在天际,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压下,将大理国的边境无情吞噬。
段王爷神色凝重地召集众将,语气坚定有力:“邻国此次来势汹汹,但我们绝不能有丝毫退缩之意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里的地形优势,精心布置防线,同时还要敏锐地寻找时机,主动出击,狠狠挫一挫他们的嚣张锐气。”将领们纷纷用力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。
然而,就在段王爷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事之时,朝中却平地起波澜。一些与黑衣人暗中勾结的残余势力,瞅准段王爷出征的时机,在京城四处兴风作浪,肆意造谣。他们声称段王爷拥兵自重,此番出征不过是为了扩充自身势力,妄图谋朝篡位。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,在京城迅速传播开来,一时间人心惶惶,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段王爷产生了质疑。
段王爷的皇兄听闻这些谣言后,心中那一丝疑虑又悄然泛起。尽管在内心深处,他坚信段王爷的忠诚不二,但谣言的影响力不容小觑,朝中一些大臣也趁机在他耳边吹风,劝他对段王爷多加防范。皇兄陷入了两难的困境,一边是与段王爷多年深厚的兄弟情谊,以及长久以来对他的信任;另一边则是朝堂之上汹汹的舆论压力,还有对国家稳定的深深担忧。
陈雨辰敏锐地察觉到此事的严重性,深知若不及时妥善处理,必将对父王在前线的战事造成极大影响。于是,他赶忙与段芝、段荥商议,三人一番斟酌后,决定由陈雨辰亲自入宫,向皇伯父澄清事实,以正视听。
陈雨辰一路疾行,径直入宫求见皇伯父。见到皇伯父后,他赶忙跪地,言辞恳切地说道:“陛下,微臣恳请您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。父王对陛下和大理国那是忠心耿耿,一片赤诚。此次出征边境,他一心只为保卫国家,击退来犯之敌。那些谣言,皆是黑衣人残余势力蓄意编造,意在扰乱我大理国的安稳局势。”
皇帝看着陈雨辰,眼中满是忧虑之色,缓缓说道:“雨辰,朕又何尝不希望这些只是谣言。可如今京城谣言四起,人心浮动,朕实在是不得不慎重考虑啊。”
陈雨辰接着说道:“陛下,儿臣愿以性命担保父王的忠诚。父王临行前,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,定要对陛下和大理国尽忠职守,全力守护。再者,此次黑衣人在江湖上诬陷段蓝兄长一事,正是父王联合江湖上的正义之士,一同揭开了黑衣人的险恶阴谋。父王所做的每一件事,无一不是为了大理国的安宁与昌盛。”
皇帝听了陈雨辰的这番话,心中的疑虑渐渐如薄雾般消散。他不禁想起段王爷之前所写的明志之诗,以及这些年来段王爷为大理国鞠躬尽瘁所做出的诸多贡献。他长叹一声,说道:“雨辰,起来吧。朕相信你,也相信你父王。只是这谣言若不尽快平息,恐怕会极大地影响军心民心啊。”
陈雨辰说道:“陛下,儿臣以为,我们可让朝中正直的大臣们出面辟谣,同时将黑衣人在江湖上的种种恶行公之于众,让百姓们看清黑衣人的阴谋诡计,如此一来,谣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。”
段皇爷点头赞同道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你去安排吧,务必尽快平息这场风波。之后,你速去前线与你父王会合,盼你们早日凯旋!”
陈雨辰领命后,一刻都不敢耽搁,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。他联合朝中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,在京城各处奔走辟谣,同时将黑衣人勾结“血月盟”、诬陷段蓝等恶行详细地写成告示,张贴在京城的大街小巷。百姓们看到这些告示后,恍然大悟,纷纷对黑衣人的行径咬牙切齿,而对段王爷的误解也逐渐烟消云散。
处理完京城之事,陈雨辰奉命前往边境劳军。此时的段王爷,尚不知京城发生的这一系列变故,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事当中。经过一番细致的侦察,他敏锐地发现邻国军队虽人数众多,但后方的粮草补给线拉得过长,且防守相对薄弱。于是,他当机立断,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,绕道迂回,偷袭邻国的粮草营地。
段王爷精心挑选
第三章 朝堂风云突变(6)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